1075年,耶律洪基对着萧皇后劈头盖脸一顿猛打,赐白绫命她自缢,仍觉不解气,居然扒了萧皇后的衣服,用草席一裹,扔在萧家门口。但死后却与萧皇后合葬。 她本是才华横溢的“诗歌皇后”,与善诗词的耶律洪基原本该是眷侣,大婚之时,一个年仅14,一个刚刚22,正好相配。 萧观音才华横溢、诗词歌赋皆通,还善歌词音律,尤爱琵琶,被辽道宗称之为女中才子。 “道宗宣懿皇后萧氏,小字观音,姿容冠绝,工诗,善谈论......尤善琵琶”。 “幼能诵诗,帝及经子”。 她曾写下“……拂象床,凭梦借高唐。敲坏半边知妾卧,恰当天处少辉光。拂象床,待君王。换香枕,一半无云锦。为是秋来转展多,更有双双泪痕渗。换香枕,待君寝。铺翠被,羞杀鸳鸯对。犹忆当时叫合欢,而今独覆相思块。铺翠被,待君睡……” 十阙《回心院》,以寄托对丈夫的爱意。 思念让人比黄花瘦,而萧观音如曾经的陈阿娇,如曾经的薛涛般,想以诗词打动爱人之心,获取对方的怜惜。 “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,”杜秋娘成功了,然而“诗歌皇后”萧观音失败了,还间接招致了杀身之祸。 失败的原由不在于诗,而在于人。 因为这首诗,萧观音结识了赵惟一,二人成了知己,也衍生了情愫,但从未逾越。 二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被同样善音律的单登所察觉。 因为嫉恨,后来向耶律乙辛靠拢,充当了对方的工具。 耶律乙辛让张孝杰用女子的口吻写了《十香词》,让单登献给萧观音。 萧观音看后果然大喜,因单登称是古人之作,因此不疑。 只见那《十香词》中有一段写到“试开胸探取,尤比颤酥香。芙蓉失新颜,莲花落故妆;两般总堪比,可似粉腮香。……和羹好滋味,送语出宫商;安知郎口内,含有暖甘香。解带色已颤,触手心愈忙;那识罗裙内,销魂别有香。咳唾千花酿,肌肤百合装。无非瞰沉水,生得满身香。” 这是一首淫诗,香艳淫靡,但萧观音还是题上了自己的名字,后来还作了一怀古“宫中只数赵家妆,败雨残云误汉王。惟有知情一片月,曾窥飞燕入昭阳。” 里面含有“赵惟一”三字,成了铁证如山的罪状。 原本,耶律洪基跟萧观音也颇为恩爱,都通晓诗词,耶律洪基也曾写下“昨日得卿黄菊赋,碎剪金英填作句。袖中犹觉有余香,冷落西风吹不去。”的句子。 兴宗病危时,晓谕耶律洪基治国之纲要,最后留下遗嘱,令耶律洪基继位。 但耶律乙辛始终虎视眈眈,为了篡权夺位,他先是萧皇后和伶人赵惟一私通(也有说却又其事,并非诬陷的),后是诬告太子耶律浚意图不轨,想谋图帝位。 在耶律乙辛诬陷萧观音与伶人赵惟一偷情后,耶律洪基深信不疑,耶律乙辛可能觊觎至高之位,可能将矛头对准太子,却唯独没有理由构陷萧观音。 而且除了单登,其他宫女的供词也一般无二,萧观音纵使无偷情之实,也有移情别恋之心。 所以最后,耶律洪基逼迫萧皇后自裁,“命裸后尸,以苇席裹还其家”,而后将赵惟一、高长命等诛杀,造就了十香词冤案。 1077年,耶律乙辛又诬告耶律浚意图篡位,耶律洪基心怀疑虑,所以将之囚禁,但耶律乙辛为避免夜长梦多,就派人诛杀了太子,事后谎称病死,耶律洪基不信,想召见太子之妻了解实情,耶律乙辛又杀了太子之妻,杜绝一切后患。 后来,因为“挟谷歌”,耶律洪基方知太子之冤,将太子儿女接入宫。保护,最后诛杀乙辛。 耶律洪基“为人仁柔,讳言兵,不喜刑杀”,仰慕宋仁宗,在宋仁宗忌日斋戒,每次提到对方,还要将手放于额头。信佛教,曾以白银数十两铸佛像,佛像背后刻字“愿后世生中国”,这样的人实在不像滥杀妻子之人,所以也多有人认为萧观音并非冤案,与赵惟一间确有情谊。 参考资料:《辽史》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